上饶市创建江西省文明城市工作方案(11)
上饶市创建江西省文明城市工作方案
(三十六)市体育局
1、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0.15㎡;
2、业余群众文体活动团队数量>15(支/街道);
3、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8;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45%;
5、文体进社区活动覆盖面>80%;
6、公共体育场馆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违规吸烟现象,无吵架、斗殴现象,无损害花草树木现象,文明有序,不大声喧哗,按场所要求使用手机;
7、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内容健康,管理规范。
(三十七)市统计局
1、指导和确认全市创建文明城市测评方法和相关数据,确保文明城市测评数据真实有效;
2、城市电话主线普及率>35(线/百人);
3、恩格尔系数<38%;
4、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5、人均GDP(万元)高于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6、GDP增长率(%)高于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7、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数>8;
8、建立企业信用评估机制、个人信用诚信体系,并可通过互联网公开查询;
9、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3岁。
10、按照测评体系要求提供统计年鉴及其他统计数字。
(三十八)市新闻出版局
1、严厉打击制作、传播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产品的违法行为;
2、严管出版物市场,确保出版物市场管理达标;
3、及时取缔非法出版经营活动及非法出版物;无非法出版物市场及地下印制企业;
4、出版物销售网点不销售政府明令禁止的出版物;
5、"扫黄""打非"办协调加强对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的文化场馆、网吧等场所的管理,确保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的文化场馆、网吧等活动场所内容健康、管理规范。
(三十九)农村工作部
1、城乡共建机制健全,活动正常;
2、农村面貌有明显变化近两年本市的农村农民人均收入、基层民主建设、社会治安、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
(四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1、加强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2、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3、建立安全生产目标控制体系,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4、申报前12个月内未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
(四十一)市规划局
1、为我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相关群众艺术、文化、体育场馆做好选址、定点等规划工作;
2、无违章搭建现象;
3、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4、对全市创建文明城市中的短缺项目做好规划。
(四十二)市电信、移动、联通
1、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数>8;
2、城市电话主线普及率>30(线/百人);
3、公用电话等公共设施得到精心保护,无人为弄脏、损坏现象;功能完好,能正常使用;
4、"窗口"行业环境整洁;服务规范;"窗口"行业有较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制定职业行为规范,开展职业道德建设活动,推行执法公开制、社会服务承诺制、生产经营信誉制;"窗口"行业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覆盖面达100%;
5、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违规吸烟现象,无吵架、斗殴现象,无损害花草树木现象,文明有序,不大声喧哗,按场所要求使用手机。
(四十三)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1、贫困率<3%;
2、有专门的扶贫帮困机构、专款专用。
(四十四)市经济发展中心
1、设有政府部门集中办公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服务大厅环境整洁、工作人员做到优质服务;"一站式"服务大厅内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违规吸烟现象,文明有序,不大声喧哗,按场所要求使用手机。
2、政府部门办事程序公开、规范、高效;
(四十五)市总工会
1、公益性活动机制完善、活动正常;
2、在工会组织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广大工会会员对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率>95%,支持率>85%;
3、协调相关单位和部门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形成制度,并得到落实。
(四十六)团市委(市青少年维权中心)
1、各级政府及其派出机构普遍设立负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职部门;
2、团队活动制度健全、活动经常化,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科普、道德实践、社会实践等活动;
3、制定并实施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与发展规划,设立市、城区两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校外活动场所内容健康,管理规范;
4、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在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问询;
5、成立市民广泛参与的全社会性志愿者组织;孤、老、残、弱得到志愿者服务;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8%;正常开展志愿者活动;公益性活动机制完善、活动正常;
6、抓好"青年文明号"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
(四十七)市妇女联合会
1、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
2、全年家庭暴力投诉率<1.5(起/万户);
3、全年虐待、不赡养老人案件发生率<1.5(起/万户)。
- ·相关阅读:
- 10-21·上饶市创建全国“五城”实施方案